服务热线

400-0556-599

螯合肥的用量应如何控制

更新时间:2025-02-12 13:43:28 点击次数:330 次

  螯合肥的用量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状况、作物种类、生长阶段、肥料含量及使用方式等因素,以下是具体说明:

  考虑土壤状况

  土壤肥力:肥力低的土壤,需要适当增加螯合肥用量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;而肥力较高的土壤,可适当减少用量,以免造成养分过剩。

  土壤质地:砂质土壤保肥性差,养分容易流失,螯合肥用量宜少量多次;黏质土壤保肥性好,可适当增加单次用量,但施肥频率可相对降低。

  土壤酸碱度:不同的螯合肥在不同酸碱度土壤中的有效性不同。例如,在酸性土壤中,铁、锌等螯合物的有效性较高,可适当减少用量;在碱性土壤中,可能需要增加这些元素的螯合肥用量。

  依据作物种类

  需肥特性:叶菜类作物对氮、钾需求较大,可选择以氮、钾为主的螯合肥,如含氮钾的螯合微量元素水溶肥,用量一般每亩每次5-10公斤;果菜类作物除了氮、磷、钾,对钙、硼等中微量元素需求也较高,例如螯合钙肥,在结果期每亩每次可施用3-5公斤。

  根系发达程度:根系发达的作物能吸收更多养分,可适当增加螯合肥用量。如玉米等作物,根系较为发达,每亩可用含锌、铁等螯合肥2-3公斤作基肥;而根系相对较弱的作物,如草莓,用量则相对较少,每亩基肥用1-1.5公斤左右的螯合微量元素肥即可。


螯合肥


  结合生长阶段

  苗期:作物苗期对养分需求相对较少,螯合肥用量要少,以避免烧苗。一般可将螯合肥稀释成0.1%-0.2%的溶液进行叶面喷施,或每亩用1-2公斤进行条施或穴施。

  旺盛生长期:此时作物生长迅速,对养分需求旺盛,应增加螯合肥用量。如花卉在花期前,可每周喷施一次0.2%-0.3%的硼、钼等螯合肥溶液,促进花芽分化;果树在膨果期,每亩可追施5-10公斤的螯合钾、钙肥。

  成熟期:作物成熟期对养分需求逐渐减少,应适当降低螯合肥用量,以防止贪青晚熟或影响品质。如水稻在灌浆期后,可少量喷施0.1%-0.15%的螯合锌肥,提高千粒重。

  参考肥料含量与使用方式

  养分含量:螯合肥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不同,用量也会有所差异。例如,含微量元素较高的螯合肥,用量相对较少;而含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复合螯合肥,用量则相对较多。

  使用方式:基肥一般每亩用10-15公斤螯合肥;追肥时,每次每亩用量5-10公斤;叶面喷施时,稀释浓度一般为0.1%-0.3%。

  实际使用螯合肥时,应先进行小面积试验,观察作物生长反应和效果,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,避免因用量不当对作物和土壤造成不良影响。
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热线电话:400-0556-599
联系电话:137-3451-8918  
地址: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城创新创业广场4号楼

 腐殖酸螯合肥

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1   黑龙江省东方龙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   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 黑ICP备2021004968号-2